一、机床操作规程
第一条 工作环境应干燥整洁,废油、废棉纱不准随地乱丢。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堆放整齐,严禁堵塞通道。
第二条 操作机床时要站在木踏板上,不准脚踩或靠机床。拆装工件要切断机床电源。
第三条 所用工夹量具必须完好适用,放在专门地方,不准放在机床导轨及作台上。禁止在运转的机床上面递送工夹具及其他物件。
第四条 机床运转中,不准用手清除铁屑。不准用手检查运动中的工具和工件。
第五条 机床运转中如遇停电,应切断电源,退出刀架。
第六条 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机床底座未固定,作业时机床重心不稳易造成震动和倾覆,应按照规定固定底座
2.机床作业时佩戴纱布手套,作业时钻头缠绕线头易造成作业人员机械伤害,应该戴一面胶皮的防护手套。
3.操作人员未佩戴防护眼镜和安全帽,作业时易造成金属屑伤眼和长发搅入机床传动部位,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眼镜和安全帽。
4.机床操作平台破损,操作人员作业时易滑倒,造成机械伤害,应及时修复破损平台。
二、喷砂除锈操作规程
第一条 电弧喷涂工艺要求必须采用喷丸机进行机械喷丸除锈。
第二条 喷丸机械用的压缩空气必须干燥,无油污。
第三条 喷丸材料必须清洁、干燥、无油污,可用石英砂、铁砂、金刚砂等,粒度在0.3-4mm之间。
第四条 喷砂后构件表面应干燥,无灰尘、油污、锈层氧化皮。基体呈钢灰色,质量达到国际通用瑞士标准sa2.5级,表面粗糙度大Rz40-80um。
第五条 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及时更换喷砂设备中的磨损部件,非操作人员不得使用,禁止将喷砂枪对着人体任何部位。要注意防尘。
2.设备专人操作,直立放置,避免震动和撞击。连接管路必须可靠,严禁漏气。
3.喷砂现场必须封闭,现场施工人员穿防尘砂衣或戴防尘口罩等。
三、电弧喷涂操作规程
第一条 电弧喷涂前,首先检查构件表面是否干燥,无灰尘、油污、锈层氧化皮,基体呈钢灰色,表面粗糙度达RZ40-80um,方可实施电弧喷涂操作。
第二条 喷砂除锈后的构件应及时电弧喷涂,间隔时间晴天不超过12小时(雨天不应超过2小时)。
第三条 经防腐处理的金属构件,在搬运过程中要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涂层,防止碰、撞损伤涂层。
第四条 电弧喷涂完毕,用压缩空气清扫锌涂层表面灰尘与油污,间隔不超过3小时涂刷底漆封闭。
第五条 夏天施工,封闭底漆喷刷3小时后,方可进行中间漆的涂刷。
第六条 面漆涂刷5小时前应先喷涂一遍稀释剂,以软化中间漆膜,增加中间漆与面漆层间的结合力。
第七条 电弧喷涂锌层厚度保持在120-150um,封闭底漆厚50-70um。中间漆厚50-70um,面漆厚50-70um。
第八条 电弧喷锌(涂)构件在封闭孔漆涂刷之前应妥善保管,防止灰尘油污的二次污染或潮湿再生锈。
第九条 尽可能的做到电弧喷涂与封孔漆涂刷连续进行,封孔漆涂刷后要逐面仔细检查,不得有漏喷、针孔、气泡、流淌等缺陷和损伤。
第十条 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在车间内施工时,必须保证及时排出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烟尘、毒气,达到劳动卫生的要求。
2.有害气体、烟尘等抽排到室外大气中之前,应经过净化处理,防止污染大气。
3.采用通风措施,必须保证冬季室温在规定范围内。
4.要根据现场和工艺条件设计,不到影响正常施工。
5.应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清理。
6.操作人员必须带防护罩和穿防护服。
四、无损探伤工操作规程
第一条 探伤仪器及附属电气设备线路,要绝缘良好,外壳应可靠接地。检修时,应先切断电源。
第二条 射线探伤工作地点应设置围栏和警告
第三条 γ射线探伤时,应速用速撤。探照时,应用机械操作,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射线源。
第四条 X射线探伤,应有铅防护屏或其他防护措施。暴光前,操作人员应背离X光机“窗口”,暴光应待人员撤至安全区后进行。
第五条 超声波探伤仪通电后,禁止打开防护盖,防止高压电伤人。
第六条 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荧光探伤,应戴防护眼镜。工件上的荧光粉、显现粉,禁止用手直接触摸。
2.配制着色探伤剂或筛取荧光粉、磁粉、显现粉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3.容器内作业时,应配有效的通风设备,并派专人进行监护
4.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和定期检查身体。
五、管工操作规程
第一条 用车辆运输管材、管件,要绑扎牢固,人力搬运,起落要一致,通过沟、坑、井要搭好马道,不得负重跨越。用滚杠运输,要防止压脚,并不准用手直接调整滚杠。管子滚动前方,不得有人。
第二条 用克子切断铸铁管,应戴防护眼镜,克子顶部不得有卷边裂纹。
第三条 用锯床、锯弓、切断器、砂轮切管机切割管子,要垫平卡牢,用力不得过猛,临近切断时,用手或支架托住。砂轮切管机砂轮片应完好,操作时,应站侧面。
第四条 管子煨弯,砂子必须烘干,将砂架子搭设牢固,并设栏杆。用机械敲打时,下面不得站人,人工敲打上下要错开。管子加热时,管口前不得有人。
第五条 用调度绞车煨弯、地锚、别(靠)装要牢固,不得站在钢丝绳内侧。
第六条 火焰煨弯机的气压表、水压表、减压阀,应灵敏可靠,水封回火器必须保持安全水位。乙炔压力表控制在0.5~1.5公斤/平方厘米,氧气压力控制在4~6公斤/平方厘米之间。工作完毕,应断电,断水。
第七条 套丝工件要支平夹牢,工作台要平稳,两人以上操作,动作应协调,防止柄把打人。
第八条 管子串动和对口,动作要协调,手不得放在管口和法兰结合处。
第九条 翻动工作时,防止滑动及倾倒伤人。
第十条 手提式砂轮机应有防护罩,操作时,站在砂轮片径向侧面,并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板上。
第十一条 沟内施工,遇有土方松动、裂缝、渗水等,应及时加设固壁支撑。禁止用固壁支撑代替上、下扶梯和吊装支架。
第十二条 人工往沟槽内下管,所用索具、地桩必须牢固,沟槽内不得有人。
第十三条 用风枪、电锤或錾子打透眼时,板下、墙后不得有人靠近。
第十四条 管道吊装时,倒链应完好可靠,吊件下方禁止站人,管子就位卡牢后,方可松倒链。
第十五条 用酸、碱液清洗管子,应穿戴防护用品,酸、碱液槽必须加盖,并设明显标志。
第十六条 采用四氧化碳,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乙醇进行管道脱脂,场地应通风良好,佩戴防护用品,并清除易燃物,设置严禁烟火和有毒物品标示牌。
第十七条 在锅炉上气包内胀管时,花板孔、管孔须盖好,夏天胀管应有通风设备。
第十八条 氧气管道安装、吹扫、试压所用的工具、零部件、物料等均不得有油。
第十九条 氨系统管道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充氨。氨瓶应放在室外,充氨时,应戴防毒面具,并配备灭火器和中和液。
第二十条 新旧管线相连时,要清除干净旧管线内易燃、易爆和有毒质,经有关部门检试许可后,方可操作。
第二十一条 管道试压,应使用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操作时,要分级缓慢升压,停泵稳压后方可进行检查。非操作人员不得在盲板、法兰、焊口、丝口处停留。
第二十二条 高压、超高压管道,应遵守单项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三条 管道吹扫应固定,与气源之间须装置联络信号,吹扫口、试压排放口严禁对准电线,基坑和有人操作的场地。
第二十四条 天然气管道用空气试压后,必须用天然气吹扫,方可投入运行。吹扫口处的天然气,必须及时烧掉。
第二十五条 管道吹扫、冲洗时,应缓慢开启阀门,以免管内物料冲击,产生水锤、汽锤。
第二十六条 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加强通风除尘 必须将所有烟门、风口、料口等全部打开,加强自然通风,并在容器的入口处安装可移式烟罩,进行排烟、抽气、吸尘,不间断的进行空气置换,排出有毒烟尘,补充新鲜空气。
2.按规定配备劳保用品、着装和佩戴防护用具。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夏季要配备有清凉糖盐饮料,多喝水,备有中暑急救药品,减短作业时间并经常变换体位。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3.就业前体检及定期检验 就业前体检要严格,对患有焊接作业禁忌证者不得安排焊接作业。建立焊接工人健康档案,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