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砂浆搅拌机操作规程
第一条 搅拌机必须安置在坚实的地方,用支架或支脚筒架稳,不准以轮胎代替支撑。
第二条 开动搅拌机前应检查,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等应良好,滚筒内不得有异物。
第三条 进料斗升起时,严禁任何人在料斗下通过或停留。工作完毕后应将料斗固定好。
第四条 运转时,严禁将工具伸进滚筒内。
第五条 现场检修时,应固定好料斗,切断电源。进入滚筒时,外面应有人监护。
二、水泵操作规程
第一条 开泵前应先查盘车是否灵活。叶轮与护板间是否有碰擦现象。
第二条 水泵起动前应检查泵的转向是否与泵体上标明的指向一致。
第三条 经常检查易损件的磨损情况,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以防止泵性能下降和发生事故。
第四条 近水量不得过少,以免引起泵的部分部件损坏。
第五条 在运转过程中,泵的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50C否则停泵。
第六条 运行中当发现噪音应立即停车,检查原因,并加以消除。
第七条 泵长期停用时,应清洗加油,以防锈蚀。
第八条 泵停止运行前,慢慢关闭闸阀。
三、手拉葫芦操作规程
第一条 手拉葫芦的链轮盘、倒卡、链条,如有变形和扭曲,严禁使用。
第二条 操作时,不准站在倒链正下方。
第三条 重物需要在空间停留时间较长时,要将小链栓在大链上。
四、千斤顶操作规程
第一条 操作时,千斤顶应放在平整坚实的地方,并用垫木垫平。
第二条 丝杆、螺母如有裂纹,禁止使用。
第三条 使用油压千斤顶,禁止站在保险塞对面,并不准超载。
第四条 千斤顶提升最大工作行程,不应超过丝杆或齿条全长的75%。
五、稳车操作规程
第一条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中对接发信号的规定,熟悉掌握稳车性能、作用和操作方法等。
第二条 严格遵守作业规程中的规定。
第三条 接到任务后,首先作好检查准备。检查稳车制动保险卡是否卡牢,闸把是否灵活可靠,电源是否接通,滚筒和钢丝绳处是否有障碍物等,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处理。
第四条 配备好人员,作好明确分工,就位后备负其责,统一指挥。
第五条 每台稳车要配备两人,其中一名电工。一人操作,一人观察信号和临时处理事项。
第六条 每台稳车应设单独信号和照明。
第七条 接到升降信号,由指挥人员发出命令后,把紧闸把,对准转动方向,送电并打开制动保险卡,徐徐松开闸把,匀速开动。
第八条 开动后,要时刻注意倾听信号,观察钢丝绳在滚筒上的排位,一旦发现压、卡要立即停车处理。
第九条 稳车在操作时要注意大绳的松紧程度,每次下放或缠绕多少要心中有数,发现问题要及时停电停车了解情况,并向当班负责人汇报。在确定没有问题后,重新接到信号方可开车。
第十条 两台以上稳车同时开动时,一定要保持同速运转,一旦出现不一致,要及时通过信号和指挥人员调整。
第十一条 听到停点信号,要立即停车,扳紧闸把,完成升降后立即用制动保险卡固定锁好、停电。
六、调度绞车操作规程
第一条 调度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制动装置是否灵活可靠。
第二条 锚桩固定牢靠,调度绞车绊腿绳固定可靠,绳夹安装应符合要求,并拧紧螺栓。
第三条 调度绞车应安装在平整坚实、视野良好的地点。机身和地锚必须牢固。卷扬筒与导向滑轮中心线应垂直对正;调度绞车距离滑轮一般应不小于十五米。
第四条 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
第五条 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作业中最少保留三圈。
第六条 作业时,不准有人跨越调度绞车的钢丝绳。
第七条 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用制动器外,并应用棘轮保险卡牢。
第八条 操作时,严禁擅自离开岗位。
第九条 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第十条 作业中突然听电,应立即拉开闸刀,并将运送物件放下。
第十一条 经常察看检查钢丝绳磨损情况,及改向滑车情况,如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作业,直至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施工。
第十二条 下料起吊时,调度绞车必须带电且运行平稳。信号听不清楚时,应停止操作,待信号清楚确定后,方可提升。
第十三条 在操作手柄时,应注意销轴、连接杆螺钉及垫板等零部件的保护,防止损坏折曲。必须时刻注意刹车的工作状态,如果制动不灵,必须加以调整。
第十四条 在电动机开动时,两个操作手柄不可同时刹住,因为这样电动机有被烧毁的可能。
第十五条 如果停车时间较长,应把电源关闭。此时如钢丝绳处于拉紧状态。为防止其向下坠滑。卷筒上的刹车带,必须牢牢刹住。操作人员严禁擅自离开岗位。
第十六条 绞车的卷筒、刹车带及轴承等温度不得超过70℃,如果温度剧烈上升,必须停车检查。